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比较顽固且棘手的疾病,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不明,目前临床上缺乏根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案以及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因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目的是解除关节疼痛,防止关节破坏,保留和改善关节功能。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西医药治疗方法有哪些。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西医药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一般性治疗
包括休息、防止关节运动(急性期)、关节功能锻炼(恢复期)、物理疗法等。卧床休息只适宜于急性期、发热和内脏受累的患者。
二、药物治疗
根据作用,WHO将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分为:改善症状的抗风湿药和控制疾病发展的抗风湿药。前一类又分为非甾体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后一类药物目前尚在探索和试验阶段,下面主要对前一类药物进行叙述。改善症状的抗风湿药物分为非甾体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
1、非甾体抗炎药 通过抑制环氧酶以减少花生四烯酸代谢为前列腺素,达到控制关节肿痛的目的,是类风湿关节炎不可缺少的、非特异性的对症治疗的药物。由于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也受到抑制,所以在服用这些药物以后会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胃不适、胃痛、恶心、泛酸,甚至胃黏膜溃疡、出血、穿孔,久用这类药物可以出现肾间质损害。
常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剂量如下:①布洛芬:每日剂量为1.2~2.4克,分3~4次服用。不良反应为上消化道出血。②萘普生:每日剂量为0.5~1.0克,分2次服,胃肠道不良反应和布洛芬相似。③双氯芬酸:每日剂量为 75~150毫克 ,分3次服用。④哚美辛:每日剂量为 75~l00毫克 ,分 3 次服用,胃肠道反应较上述 3 种药物更多;属同类结构的有舒林酸、阿西美辛等。上述各种药物至少需要服用2周才能判断它的疗效,效果不明显者可以改用另一种非甾体抗炎药。不宜同时服用两种非甾体抗炎药。
2、慢作用抗风湿药 这里药物起效时间长于非甾体抗炎药所以叫做慢作用抗风湿药。又因为它们作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中的不同免疫成分,并认为它们有控制病情进展的可能,所以曾把这些药物叫做改变病情药。其中部分属于免疫抑制剂。临床诊断明确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后应该尽早的采用本类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联合应用的方案。本类药物中常用的药物有:
(1)甲氨蝶呤:这种药物抑制细胞中的二氢叶酸还原酶,同时具有抗炎作用。每周用量为7.5~20毫克,以口服为主,也可以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4~6周起效,疗程至少要半年,不良反应后肝损害、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等到停药以后就可以恢复。
(2)柳氮磺砒啶:剂量为每日2克,分2次服用,由小剂量开始。不良反应比较少,但是对磺胺过敏的患者禁用。
(3)金制剂:目前常用金制剂的注射剂为硫代苹果酸金钠,每周注射1次,由最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每次50毫克,有效后注射时间可以延长。口服片剂名叫金诺芬,每天剂量6毫克,分2次口服。3个月后起效。副作用为口炎、皮炎、胃肠反应、肾损害及造血系统损害等。金制剂疗效肯定,但副作用也很多,可慎用。
(4)青霉胺:疗效较金制剂好,用药后1个月以上显示疗效。因此,开始用药时应与其他抗炎药并用。开始用0.125克,每日1次,1周后每周增加0.125克,四周后0.25克,每日2~3次,共用6个月为一疗程,本药副作用较多,如皮疹、骨髓抑制及肾脏损害等,应定时检查血及尿常规,也引起消化道症状,如味觉丧失、恶心、呕吐,少见的副作用为肌无力、肌炎、毛细支气管炎及狼疮综合征。
(5)卡托普利:可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也有免疫抑制作用。用法为25毫克口服,每日3次。2周后加大到25毫克,每日4次,4周后改为50毫克,每日3次。最大可用到50毫克,每日4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