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言,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不管是哪种创业,*重要的是要肯下工夫,能克服重重困难,能坚持自己的梦想。
一个破除万难研究蚂蚁,成为医学专家;一个专注于思考,研究出为生活带来便利的专利。文中的两位主人公都没有显赫的背景,也没有殷实的家产,但是他们却凭借自己的执著、毅力和创新走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
他们的创业之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他们的人生也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读……
有心人立志攻难题
郭来旺出生在交口县一个普通的农家,他能成为一名医生,完全是靠自己钻研。上世纪70年代,郭来旺参军,在部队卫生连成为一名卫生员,一呆就是5年,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医学的他,一有时间就喜欢琢磨问题:这个症状是怎么回事?那个病是什么表现?由于当时的书很少,他在经常向专家请教之余,到处借医学书籍看:中药学、临床护理……在工作中他渐渐喜欢上了这个救死扶伤的职业。1976年,他回到交口,在老家公社医院当赤脚医生,在老家呆了半年多,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他深感自己所学知识有限,便自学考上了吕梁市中等医学专业学校。
在学校里,郭来旺如鱼得水,他坦言:当时没有什么大的想法,那都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快放假的时候,别人都想着怎么玩,而他则考虑假期要看多少书,在学校中,他是学生会主席,成绩总在班里前5名。毕业后,他到交口县人民医院外科上班。后来又到省医科大进修一年多。从外科、骨科到普外科,他笑称自己是个“杂家”,在一次给病人治疗中,他发现蚂蚁对治疗类风湿病有很大疗效,于是,他就开始研究蚂蚁,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科研路上不服输
早在1983年,郭来旺就注意到民间有食用蚂蚁治疗腰腿疼痛的经验,他开始收集这些偏方和土方。在收过程中,他又向一些民间老中医请教。不顾周围人的反对,他开始了自己艰难的研究“蚂蚁”之路。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北方高寒地带和南方沿海、潮湿地带患病率较高,其特点是四肢大小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变形、畸形,且致残率较高,病人表现极为痛苦,过去有“不死的癌症”之称。治疗难度可想而知。
“人家那么多专家教授都不行,你一个小医生瞎忙什么?”周围的人一听说郭来旺要研究怎样治疗类风湿病,大都泼凉水。“吃穿不愁,生活过得不错,你和蚂蚁有什么过不去的”家人也不理解他。在失败了几次后,他也想到了放弃,“但我一看到病人痛苦的表情,而且他们是那么信任自己,不服输的劲就上来了,我就不相信,不能灰心,要总结经验教训。”带着一股拼劲,他多次到高等医科院校深造学习,在失败了多次后,他不断完善自己的科研项目。
辛勤耕耘换来回报
1987年,他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发表在《山西中药》上,该项成果于1990年通过了山西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并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七五星火计划成果金奖。随后,他又总结经验,著有22万字的专著。2003年,他研究的复方蚂蚁丸获得了国药准字批文。在他研究期间,经过评比,他成为我省首批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山西省劳动模范,去年被聘请为山西中医学院客座教授,20多年来,他共申请国家专利15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已授权6项。
与众不同的是,郭来旺从没有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完全当成“摇钱树”。20多年来,他抱守着只为病人的需要这一理念来拓展自己的事业。他恪守“对症下药”而从不“为钱下药”。让科研为真正需要的人服务是郭来旺的追求,也是他对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寄予的厚望。